湖北省五峰县在元、明两代及清代初期属容美土司,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后,于乾隆元年设长乐县,次年凭山跨涧,修筑东门曦和、南门熏风、西门昭化、北门镇安四座城楼。其熏风城楼外,有始建于明代贡茶出山,往返于明代所建圆通寺的古道,谓之“熏风古道”,蜿蜒盘旋在清代长乐县古八景之一的“南坡烟雨”,其周边修建有清代同治年间镇守本地域文脉的兴文塔;为祈求风调雨顺,始建于明代,咸丰八年重建的清灵坊土地祠;服务古道行人,清代所建的刘家客栈及甘泉井。 据清代《长乐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五年,知县黄涛离任,归途中路过熏风古道,撰诗表达离别之情,首次用“古道”二字,提到了这条道路,其原文为“......望五峰而惆怅,想象悬旌。古道犹存,私情莫割;遂初欲赋,愁绪难消”。作为历经数百年风霜的一条交通要道,熏风古道不单单是清代长乐县经济发展的“功臣”,更是百年民族发展史的见证者。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因长乐县与福建、广东两省重复设置,且为“最后”,遂改名五峰县。改名后的五峰县,恰逢军阀混战及抗日战争时期,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党中央派贺龙、周逸群等人到达湘鄂西,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7月改为工农革命第四军,1929年2月第四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1930年3月4日,贺龙率领的红四军经蒿坪、菖蒲溪进军五峰县城(引自1930年7月22日《红二军军委关于红二、六军会师前部队作战情况给中央的报告》)。4日中午,红四军先头部队红一团从蒿坪出发,破冰踏雪赶到红渔潭后,兵分两路,一路直插县城东门担任主攻;一路绕向大湾插南门坡,沿古道设伏,堵熏风城楼南门而出的敌人退路,霎时间南门外的熏风古道,立刻变成了战场。 熏风古道,始建于明代,历经明、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时期,是五峰县域一条极具文化渊源和标志的历史遗址群,同时也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万里茶道”五峰段的重要节点。2019年1月8日,万里茶道五峰段,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恰逢五峰县打造“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阶段,2020年11月24日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遗特色博物场馆的扶持补助办法》政策中,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援建,五峰镇文化站指导,五峰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撒叶儿嗬”项目县级传承人向世坤、刘玉及原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栏目编导刘成君一家三口筹划,依托刘家老屋及家族收藏,刘家自留山中熏风古道遗址、刘家客栈遗址、清灵坊土地祠等修建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正式建成,并对外免费开放。 2022年6月27日,向世坤一家三口,正式将1998年向世坤、刘玉夫妻俩修建的刘家老屋,进行用于博物馆文物展览的改、扩建,这标志着熏风古道博物馆建设正式开工。 刘家老屋原占地100平方,两层砖混结构,一层是生活区,二层是住房和客厅,为保障博物馆正常展陈,改造期间二楼全部腾空,对墙壁、地面、楼板、电力设施进行了重新装修。除此为扩大展览空间和接待,通过向五峰县国土局的申请和批准,老屋扩大建筑面积至195平方,在建筑主体侧面增加两层建筑,一层为接待大厅,二层为图书展览区,改、扩建整体投资20余万元,历时6个月博物馆展览区全部完工。 完善硬件的同时,丰富藏品内容是重中之重,在刘氏家族原有和向世坤父子业余收藏基础上,改建博物馆期间,各界友人和周边邻居先后捐赠藏品100余件/套,这中间还包括各类签名版书籍及民俗物件,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丰富了馆藏内容。除此为了扩展室外展区,更好达到一定展览标准,向世坤奔走到自己出生地五峰镇太坪庄村,前后两次从娘家搬运石磨、石碓、石碗、石碾槽、樟木箱等累计12件民俗器物,赴香东村购买石磙、石柱础8件,茅坪村购买石磨、石猪槽、石碑5件。 筹备期间,刘氏家族不仅注重藏品的丰富,更注重文化渊源的培植。扩建接待大厅时,刘成君花费重金,在北京购得清代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左宗棠所题“书庐”二字汉白玉石匾一块,安放于扩建后的接待大厅门头之上,该楼也从此得以“书庐”命名。为记叙该楼及家族文脉的前后缘由,刘成君特此编撰《书庐赋》,并邀请党员、原文化部党委组织部张民部长,于辛丑年亲笔书写,原文为: “书庐赋/悠悠长乐古镇南门外,巍巍五峰群山怀抱中,闻天池河悟道,观兴文塔受业,耕读传家数辈,逢盛世文化兴邦之势,茶马古道边刘氏书庐应时而建。看来路,刘氏祖辈皆出习文之人。然,历史跌宕,奈何勤恳务农,拮据养家,哀哉,悲亦。幸,祖辈鞭策,文运未泯,继熟两辈迎文化兴国之策,得千家温情厚爱之机,历经千辛,终得建此庐,方了数辈心愿,亦再开文坛,励后辈图志之心。观今朝,陋室虽简,亦海纳百川。庐内藏书、文献博古通今;毕兹卡民俗瑰宝、四海珍品,水融共汇华夏文脉。呜呼,民族复兴,始于文化复兴。古人之有言,家矣,亦国矣,国矣,亦家矣;今后世之刘氏家族修身、齐家,为国之复兴略尽绵力”。 该赋经装裱成牌匾后,挂于书庐正堂,其上则悬挂由原周恩来总理秘书、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信息处长、武警司令部作战勤务部长纪东少将,于庚子年亲笔为博物馆所题“日精月华”牌匾,该匾内容本意指太阳星与太阴星,所散发出来的光华,而纪东少将为其所题这四字,意为对博物馆的盛赞及勉励。 随着博物馆陈列区域,改、扩建的完成,收藏品的汇总,2022年12月初博物馆正式迎来布展,向世坤父子历时6天,先后对所有文物进行了整体布置,时任五峰镇文化站来德全站长,花费两天时间对所有文物,进行了拍照整理,用时30天整理编撰了,长达3万字的《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藏品资料汇编》。布置完成的博物馆含室内、外区域,初期整体展陈面积达到500平方,文物总量达到2000余件/套(实际对外展览700余件/套)。 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的成功布展,涉及到数多个类别,但又鲜明地凸显出,以古籍善本和万里茶道民俗文化为主题的风格。700多件展示藏品中古籍善本、字画、历史文献资料占50%;瓷器、石器、铜器、钱币等民俗文化类占40%,艺术类藏品占10%。在众多藏品中不仅包含历代文学精品、瓷器、土家族生活器物等;也涵盖五峰地域百年以来十分珍贵的发展文献;同时还收藏全国100余位现代著名书画家真迹作品。拓展室外“毕兹卡民俗风情园”,建有石磨、石擂、碓舂、水槽、石缸、石滚、石础、碾槽等多处土家民俗生活体验展品。 根据藏品的来源及实质性定义,博物馆共分4大展示区域,一为“五峰民族文化展区”;二为“书香雅韵展区”;三为“民俗艺术展区”;四为在室外空间布置的“毕兹卡民俗风情展区”。 该展区以文献及部分实物呈现,主要介绍民国至现代湖北五峰百年发展历史。其包括民国三十五年军事委员会司令部绘制的五峰地域原版地图、刘德培书信手迹、田泰斗《望鹤楼诗抄》送审稿以及1935年至1990年期间政府单位或事业单位部分原版行文资料、刊物新闻事件报道等。 通过近50件所展文献资料和实物反映出来的时间轴,可感受五峰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历史脚迹和文化烙印。 该展区共分三大板块,分别为“古代文化精品展”、“中国50年文化特色展”、“现代文化艺术展”。该展区主要展示100余本/件明代至中华民国时期古籍善本、字画;1949年至1990年期间,相关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现代近200幅艺术名家字画,20余位作家亲笔签名本图书。 民俗文化展是一个门类最全的综合性展区,大多数表现熏风古道边刘氏家族,数百年的民俗器物,展区内包含各时代瓷器、钱币、石器、生活器具等,故此该系列展区内细分4大展柜:陶瓷展柜、玉石展柜、钱币展柜、民俗器物展柜。 “毕兹卡”为土家族人对自己民族的别称,具有极高的园区特色辨识度。毕兹卡民俗风情园是基于博物馆主场馆外,另一个土家族民俗生活体验式露天展区,主要展示土家族千百年生活场景中大型民俗石质器物,包括石水缸、石磨、石碓、石磙、石碾、柱础等。 2022年11月2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物局等相关专家、领导组,在时任覃远歆副馆长的带领下,一行6人莅临熏风古道博物馆,进行现场当地考验查证验收。 验收考察当日,在五峰县不断加大,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力度,拓宽非遗保护传承利用途径的前提下,根据《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遗特色博物场馆的扶持补助办法》,熏风古道现场综合评定为A级博物馆,这使得该馆正式加入了“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板块。 2022年12月23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下发《关于设立“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的函》,标志着以熏风古道文化为核心,以非遗文化和古道人家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正式成立。 2022年经过验收和评估后的博物馆,在五峰县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扶中,向世坤一家三口的苦心经营下,得到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不仅体现在博物馆形象的塑造、园区其它遗址点的复建,还表现在文化学术的精耕细作。 据传“清灵坊土地祠”因传说周边地脉轻浮,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文运昌盛而修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后土地祠残破不堪,于清代咸丰八年,由宝塔坡刘氏家族八世祖刘文韬发起重建,此次重建较之毗邻镇守文脉的“兴文塔”初建早十五年。 “清灵坊土地祠”原为5米见方木板壁阁楼,曾香火鼎盛,众多本土及外地信徒常纷至沓来,以求五谷丰登、学有所成。然而时代变迁,新中国六十年代土地祠不幸被毁,所幸残存土地神像、福神碑、清代咸丰八年重建土祠碑、雕花香炉、雕花柱础石、双狮门墩、杉木门窗及青石香案物件,由刘氏家族后人世代收藏。 2022年12月,为响应博物馆建设政策实施、保护其收藏,同时配合国家乡村振兴发展的策略及熏风古道遗址群的建设,在政府有关部门全力支持下,向世坤、刘成君父子前后历时10天砍除原址荆棘,收集整理原有构建,同时将原碑打印成拓片,购买相关建材,为期一个月对土地祠进行了原址复建。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民族宗教委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听闻该土地祠前后历史,为其亲笔题写“天赐鸿福”牌匾。 2022年12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图书馆与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联合建立“熏风古道图书室”。图书阅览室藏书1000余册、博物馆藏书8000余册,书籍种类涵盖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至此以覆盖五峰县为辐射圈的广大群众,以及博物馆内来至全国各地的日常游客,将体验到随心阅读、免费借阅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 2023年1月8日“202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老干部联谊会暨健康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星光影视园梅地亚酒店顺利召开。在本次联谊会活动中先后表彰了磐安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中国国升救援队等20余家单位为健康中国先进单位、公益示范单位等。作为唯一的文博机构单位,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在本次活动中荣获“文旅康养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颁奖仪式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原宣传部长郭存亮为熏风古道博物馆亲自颁奖。 本次获得“文旅康养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标志着熏风古道博物馆园区由原始展览,向文旅康养型园区转型的新型发展思路逐步成型。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湖北省宜昌市,是一所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宜昌市政府主办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2023年11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余远国教授、罗国仕教授,学工办主任周舟及教师李辉一行,到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并举行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五峰县五峰镇人大主席柳祝友和博物馆馆长刘成君共同接受了牌匾,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五峰县熏风古道博物馆与湖北三峡职院的联姻,标志着五峰县熏风古道博物馆正式成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民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2024年根 据《宜 昌 市 社 会 科 学 课 题 管 理 办 法》(宜 社 科 联 文 〔2024〕4 号)和年度工作安排,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社科联联合印发了《宜昌市 2024 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组织并且开展了 2024 年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工作。5月11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与五峰县熏风古道博物馆联合开展的学术研究课题《万里茶道宜昌(五峰)“熏风”遗址保护及开发策略研究》,经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社科联共同发文《宜昌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的通知》批准正式立项。 2024年度宜昌市社科学术研究课题共申报495项,经初审、专家评审和主席办公会研究,对全市其中263项课题予以立项。其中《万里茶道宜昌(五峰)“熏风”遗址保护及开发策略研究》在所有立项学术课题中排名45位,属于非常关注的优秀学术项目。 2024年7月17日由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文化名家王作栋工作室、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五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五峰县文化馆共同主办,五峰镇人民政府、五峰县熏风古道博物馆联合承办的“湖北省教育厅、宜昌市社科联课题开题报告会暨民间文艺田野调查活动”顺利在五峰县五峰镇政府会议室举办。 本次开题报告会主要是针对,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立项,落地五峰县熏风古道博物馆实施,由湖北省教育厅发布的《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专项任务》中,《运用红色剧本游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术研究项目,宜昌市委宣传部、宜昌市社科联联合发布的《宜昌市2024年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名单》中,《万里茶道宜昌(五峰)“熏风”遗址保护及开发策略研究》两大学术研究项目,分别进行系统性的内容分析与学术论证。在报告会中学术组负责人、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学工办主任、讲师周舟对两个学术项目进行了详细汇报,学术组成员、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五峰县熏风古道博物馆馆长刘成君详细的介绍了五峰县熏风古道遗址保护和发展基本思路,组员、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讲师朱华平;组员、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讲师黄振陪同参加。会议期间课题组成员详细听取了由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吴绪久;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余远国;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督学、副教授邓绍艾;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教育学院副教授金运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馆副馆长覃远歆联合组成的专家学术团,针对两个课题所提出的详细意见和内容创作思路。 该会议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联主席曹静君主持,五峰镇党委宣传委员、党政办主任余娟陪同参与。与此到会的还有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铸魂”熏风古道遗址保护实践小分队的7名学员。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熏风古道非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不仅标志着五峰县文化事业的发展,更是体现了五峰镇自县城搬迁以后的巨变,不仅是留住了文化根,更是留住了文化魂。
上一篇: 可怕的25号宇宙实验:当所有需求得到满足 老鼠却迎来世界末日 下一篇: 新春走底层 邯郸馆陶:才智化蛋鸡饲养敲响致富门